WE专刊

作者:irisjyyu 2015-01-16
徐扬生:与机器人共建未来社会

徐扬生: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演讲摘要

徐扬生:与机器人共建未来社会

 

首先跟大家讲一下什么叫机器人。很多人说他是一个人造的仿生体,那机器狗是不是机器人呢?一百年前人类有一个梦想是有人帮忙洗衣服,现在有了洗衣机,洗衣机是不是机器人呢?

 

首先看看机器人的三个要素是什么。一是感知的能力,比如我看到这个是红色的、那个是绿色的,这是感知。第二个是认知能力,可以判断可以决策的能力。第三个是行动能力。拥有这三个能力的元素叫机器人,所以大家可以想象机器狗实际上是机器人,但洗衣机不是机器人。

 

机器人的感知能力到底是什么样的能力?互联网时代以后,所有的感知能力都是分布式的。比如说有一位学生跟我说“徐教授你累了,我给你一杯水”,如果这个水很热,我会放下,这个感觉不是通过我的脑袋,而是通过我的手,意思就是手也有感知的能力。互联网时代这种能力更分布在任何一个地方,包括嗅觉、听觉、视觉、遥控……认知也是如此,比如决策的能力、沟通的能力、行走的能力等等。

 

人类为什么需要机器人呢?因为人类越来越懒惰。大家现在手上拿的iPhone是智能的,什么叫智能?就是把我们的终端变得越来越聪明,同时人变得越来越笨。人们希望有好的生活,又不愿意冒险,所以有风险的事情就让机器人去做了。这个世界是一个老龄化的社会,十年前主要是日本的事情,十年后几乎全世界每一个国家都会面临这一个问题,老龄化的社会机器人作为人类的助手,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节选自2013WE大会演讲

 

 

连接者:魏武挥  新媒体观察者、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讲师、专栏作者

1110日,由腾讯组织的WE大会在深圳拉开帷幕,其中第二场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院士的“人类与机器人共建未来社会”。坐在台下聆听的我,虽然看到了一幕又一幕徐院士口中“感知能力、认知能力、行动能力”三要素俱全的机器人演示,但我始终无法抹去这样一个意念:在未来,恐怕机器人不是我们制造的那种人造仿生体。也许,机器人就是我们自己。

 

人类其实一直是靠外部设备生活的,比如衣服就是一种外部设备。而人类之所以成为万物之长,也就是因为人类会发明并使用工具——工具就是一种外部设备。数字化时代开启以来,前后已经出现了三种设备,前两种风靡全世界,后一种正有风靡全世界的趋势:台式设备、手持设备、可穿戴设备。但这三种设备,无论物理距离离我们多近,都还是有距离的,我们可以随时把它们拿掉。设备会不会出现“负距离”,也就是存在在我们的体内?这被我称为“可植入设备”,一旦这种设备大规模出现,我们何尝不是半个机器人?

 

在我看来,有两大类“可植入设备”。其一是植入我们脑壳中的芯片,其二是智能义肢或功能更为强大的义肢。这一幕听上去有些恐怖,有些人会声称“这还是人吗”。但我却认为,高科技的发展并不是以个人好恶为抉择的。相反的是,很多人使用高科技,其实是被裹胁而去的——他人都在用。当你发现你身边的人由于大脑里的芯片真正能做到过目不忘时,当你发现身边的人都在以60码的速度飞速前行时,当你发现身边的人对着手就可以和别人视频通话时,你会屈服。即便你不屈服,你会让你的孩子屈服。因为未来的高考,都是建立在能完美记忆1万本书所容纳的知识这个基础上的,你的孩子没有芯片,那就是被淘汰的命。

 

这个未来,我承认,也许离我们还很遥远。不过考虑到百年来科技发展的速度,恐怕也不是遥远到极其遥远的事。这究竟是人类之福,还是人类之哀?不知道。我只知道,这些设备也好芯片也好,都在无时不刻地产生数据,并经由没有死角的网络,向中央服务器同步,经由大数据运算,构建出一个让我们自我感觉很美妙的美丽新世界(Brave New World)。而我们,就是机器人。

前沿杂志
互联网前沿61

2022年,从引爆AI作画领域的DALL-E 2、Stable Diffusion等AI模型,到以ChatGPT为代表的接近人类水平的对话机器人,AIGC不断刷爆网络,其强大的内容生成能力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震撼。

2023-05-12

全站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