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云030

作者: 2014-08-12
人类群星闪耀时

推荐人:吴军  计算机科学家、《浪潮之巅》和《数学之美》作者

 

推荐语:

《人类群星闪耀时》这本书讲述了14个短小的故事,每个故事围绕着一位主角描写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正如茨威格所讲,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历史性的时刻是难得一见的。但是在这一时刻所做出的决定,不仅决定了主人翁的一生,而且关乎一个民族乃至人类的命运。

 

我们不妨通过书中的一个故事看看茨威格是如何阐述他的这番道理的。在“滑铁卢的一分钟”这一章里,茨威格介绍了这场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战役中的一个配角—法军的副统帅格鲁希。这位法国元帅从一个普通士兵开始做起,靠着勤勉、努力和运气才一步步地爬到了高位。拿破仑交给他三分之一的军队去追击被法军击败的普鲁士军队(由布吕歇尔指挥),如果找不到布吕歇尔,则赶快回援。这位小心翼翼、唯拿破仑之命是从的元帅从来都是很好的执行者,却缺乏独当一面的能力和随机应变的本领。当他念念不忘拿破仑那个击败布吕歇尔的命令,在树林里和布吕歇尔捉迷藏地转了一天时,他的主帅拿破仑正和惠灵顿领导的英军打得难解难分。不幸的是,布吕歇尔而非格鲁希首先醒悟了过来,并率先到达了主战场,从而决定了拿破仑在滑铁卢无法挽回的败局。等到格鲁希醒悟过来,一切都结束了。

 

茨威格这样评价格鲁希在滑铁卢战役中与幸运失之交臂的事件。“在命运降临的伟大瞬间,市民的一切美德——小心、顺从、勤勉、谨慎,都无济于事,命运始终只需要天才,并且将他造就成不朽的人物。命运鄙视地把畏首畏尾的人拒之门外。命运——这世上的另一位神,只愿意用热烈的双臂把勇敢者高高举起,送上英雄们的天堂。”

 

我们从这本书中,将看到命运的力量,将看到命运始终垂青有准备的头脑。

 

 

文章内容

人类群星闪耀时

文/ 斯蒂芬·茨威格 译/ 高中甫 潘子立

滑铁卢决定胜利的一瞬

拿破仑

1815618

 

命运之神向强者和强暴者迎面而来。她多年奴隶般地俯首听命于恺撒、亚历山大、拿破仑等人;因为她喜爱同她一样不可捉摸的强力人物。然而有时,虽然在任何时代都极为罕见,她会出于一种奇特的心情,投入平庸之辈的怀抱。有时—而这则是世界史上最令人惊奇的瞬间—命运之线掌握在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手里足有一分钟之久。这时,参与英雄豪杰们的世界游戏所承担的重任总是使这种人感到惊骇甚于感到幸福,他们几乎总是颤抖着与投向他们的命运失之交臂。极少有人能抓住机遇而平步青云。因为大事系于小人物仅仅一秒钟,错过了它,永远不会有第二恩惠降临在他身上。

 

 

1815615日凌晨三点,拿破仑大军—现在也是他仅有的一支军队—的先头部队越过边界。16日,法军在林尼村附近与普鲁士军队遭遇,击退普军。普军受重创但未被消灭,向布鲁塞尔方向退却。此时,拿破仑缩回拳头,准备第二次打击,锋芒指向惠灵顿。他不容许自己喘口气,也不让敌人有喘息之机,因为敌人的力量每天都在加强。他不仅考虑进攻,也考虑危险,即被重创而未被消灭的布吕歇尔军有和惠灵顿军会师的可能。为此,他分出一部分兵力步步紧逼普军,以阻断普军与英军会合。

 

他把追踪普军的任务交给格鲁希元帅。格鲁希是个中等资质的男子,为人诚实、正直、勇敢、可靠,算是个受过多次考验的骑兵将领,但也仅是个骑兵将领而已。从西班牙到俄国,从荷兰到意大利,他二十年身经百战,一级一级缓慢地升到元帅军衔,他并非不配当元帅,但没有特殊的业绩。格鲁希不是英雄,不是战略家,只是一个忠心耿耿、老实可靠的庸人,这一点,拿破仑心里是很明白的,可是他的元帅们半数已长眠地下,迫于无奈,只得把决定性的行动托付给一个平庸的人。

 

1815617日上午十一点,林尼之战获胜的次日,滑铁卢大战的前一天,拿破仑有生以来第一次把独立的指挥权交给了格鲁希元帅。奉命唯谨的格鲁希从军事等级制度跨进世界历史一瞬间,一天。只不过一瞬间,但这是怎样的一瞬间啊!拿破仑的命令是明明白白的。当他亲自攻击英国人的时候,格鲁希要率领三分之一的兵力跟踪普军。乍一看,这似乎是一项简单的任务,直截了当,没什么可引起误解的,但又如同一把剑,可弯曲而有双刃。因为在跟踪普军的同时,格鲁希要时刻和大本营保持联络。元帅犹豫不决地接受了这道命令。他不习惯独立行动,他的思考缺乏独创性,只有当皇帝天才地命令他采取行动时,他心里才觉得踏实。

 

格鲁希在滂沱大雨中告别。北方的暴雨没完没了地下着。士兵们不能躺下睡觉,只好背靠背坐在地上,在瓢泼大雨中睡觉。皇帝自己也没有休息。他焦躁地、心神不宁地来回踱步,因为这种天气什么也看不清楚。清晨五点,雨停了,使他难以下定决心的心中云雾也消散了。于是他下令全军做好准备,九时出击。

 

早晨九点钟,部队还没有全部集结。三天暴雨,浇软了地,增加了行军的困难,妨碍炮兵转移。十一点—比预定时间晚了两个小时,致命的两小时!—炮手奉命轰炸山冈上穿红色军装的英军。

 

从十一点至一点,法军攻占高地、村庄和阵地,又被赶跑,接着又冲上去,空旷、泥泞的山冈上已经覆盖着一万多具尸体,除了疲惫,双方还什么都没有得到。双方军队都已疲乏不堪,双方统帅都深感不安。他们两人都明白,谁先获得增援,胜利就属于谁。惠灵顿盼布吕歇尔来援,拿破仑盼格鲁希到来。

 

其实,没有意识到拿破仑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格鲁希按照命令于617日晚率军出发。士兵无忧无虑地往前走着,如同走在一片和平的土地上,因为敌人一直没有出现。

 

当元帅正在一家农舍迅速吃早餐的时候,他脚下的土地突然微微颤动。大家凝神倾听。这是圣让山上的炮声,滑铁卢战役开始了。格鲁希征求意见。副司令热拉尔强烈而迫切地要求把部队向大炮轰鸣的方向迅速调动。一个军官马上表示赞成。他们每一个人都不怀疑是皇帝向英国人发起了进攻,一场大战打响了。格鲁希犹豫不决。他习惯了服从命令,胆怯地死死抓住皇帝命他追击退败的普军的书面手令不放。热拉尔见他优柔寡断,口气激烈起来。格鲁希甚感不快。他口气强硬地声称,只要皇帝不改变命令,他绝不允许偏离自己的职责。

 

热拉尔又做了最后的努力:他恳求至少允许他率领他的师团和部分骑兵奔赴战场,并保证及时赶回来。格鲁希想了想,他想了一秒钟。

 

这一秒钟决定了他自己的命运,决定了拿破仑的命运和世界的命运。如果格鲁希现在能鼓起勇气,敢于相信自己和相信确实无误的迹象,违抗皇帝的命令,法兰西就获救了。但是这个唯唯诺诺的人,一向服从命令而不听从命运的呼唤。就这样,格鲁希一挥手断然拒绝了。他的周围出现了一片静寂。而决定性的一秒钟就在这静寂中流逝,此后无论何种言辞和行动都永远无法再把握住这一秒钟。惠灵顿胜利了。

 

部队继续前进。不久格鲁希心里就感到不安,而且越来越没有把握:因为,很奇怪,普鲁士人一直不露面,显然他们已经改变了往布鲁塞尔的方向。不久,信使报告有可疑迹象表明普军的退却已转变成为向战场的侧翼进军。还有时间让急行军去支援皇帝,格鲁希等待皇帝叫他返回的命令,越等越不耐烦。但他没有等到任何消息。

 

其时已是下午一点。尽管拿破仑的四次进攻都被击退,但惠灵顿的主阵地已被严重动摇,拿破仑准备进行决定性进攻。此时,他发现东北方向似乎从森林里涌出一团黑压压的阴影:新的部队!所有望远镜立即转向那个方向。是格鲁希果断地越过命令及时赶来了吗?不,那是普鲁士军队,布吕歇尔的先头部队。皇帝第一次感到那支被击溃的普军为了及时与英军会合,必定已摆脱追兵,而自己占全军三分之一的兵力却在原野兜圈子做徒劳无益的演习。他随即写了一封信给格鲁希,命他不惜一切代价保持联系,并阻遏普军投入滑铁卢战役。

 

必须在普军到达之前击败惠灵顿。于是他整个下午不断投入新的步兵对那块高地发起可怕的攻击。但惠灵顿顶住了,一直还没有格鲁希的消息。

 

四百门大炮从早晨就在两军阵地上轰鸣。然而在两座山头上,双方的最高统帅似乎都不理会那嘈杂的人堆而在倾听。他们都没有后备部队了,谁的先头增援部队先到,谁就将赢得战争。此时,普军前卫部队像淡淡的云雾开始出现在森林边缘。英国人已经仅是在做最后抵抗,然而法国军队也已疲惫不堪。这时,普军侧翼的大炮终于轰响了:遭遇战,轻步兵开火了!格鲁希终于来了!拿破仑轻舒了一口气。但是那一阵炮火只不过是一场误会:由于汉诺威士兵穿别样的军服而被普鲁士军队误以为是敌军。他们很快校正火力,现在大军浩浩荡荡、势不可当地从森林里涌了出来。不,率军前来的不是格鲁希,而是布吕歇尔。大难临头了。消息迅速在皇帝的部队中传开,他们开始退却,还能勉强维持秩序。然而,惠灵顿抓住了这关键的时机,向败退的敌军猛扑过去。到处响起绝望的叫喊声,不过几分钟而已,这支军威赫赫的部队便成了一股惊慌失措、狼狈逃窜的人流,把包括拿破仑在内的一切席卷而去。

 

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的怯懦毁掉了最勇敢、最有远见的人在叱咤风云的二十年间建立的一切。

 

只有一个人到第二天对滑铁卢最后的结局依然一无所知。他仍然严格遵从追击普鲁士军队的命令—按原定计划行事,坚定不移。夜幕降临,战场那边突然变得寂静无声。令人惊恐的沉寂,他们全都觉得隆隆的炮声甚至还比这令人心神不安的不确定状态要好一些。滑铁卢大战想必结束了,格鲁希终于收到拿破仑从滑铁卢写给他催促救援的纸条,但已为时太晚!

 

 

封闭的列车    

列宁

191749

 

世界大战的烽火烈焰从四面八方包围着瑞士这座和平小岛。

 

1917315日,在通向图书馆的路上,一个俄国朋友与列宁交谈起来,或者更准确地说,俄国已经爆发了革命的消息把他惊呆了。

 

但几天后人们惊愕地认识到,这场像雄鹰展翅般激越人心的俄国革命并不是他们梦寐以求的革命,不是一场俄国革命。这是一次反对沙皇的宫廷暴动,由英国和法国外交官所策划,为的是阻止沙皇和德国媾和;这不是他们为之而生、为之而死的革命,而是战争党派、帝国主义者和将军们的一个阴谋。

 

他必须回俄国去,他必须取代其他人进行他的革命,在政治上进行真正的、诚实的革命。他必须回去,不久就回到俄国去;回去,不惜一切代价!

 

瑞士处在意大利、法国、德国和奥地利之间。作为革命者的列宁,穿越协约国的道路是封锁的;作为俄国的一个臣民,作为一个敌对国家的公民穿越德国和奥地利的道路也是不被允许的。但是出现了一个荒谬的局面:德国需要在美国宣战的前夕不惜任何代价与俄国媾和。这样一来,这个会给美国和法国在俄国的使节们造成麻烦的人就成了他们欢迎的一个帮手。

 

但是采取这样一个步骤要承担巨大的责任,列宁怎能突然与自己在文章里上百次谴责和抨击过的德意志帝国进行接触谈判呢?因为在所有迄今的道德意义上,在战争期间,在敌方总参谋部的允许下进入和穿行敌对国家,这无疑是种叛国行为。列宁当然知道,他这样做必定使自己的政党和自己的事业遭到攻讦,他会被怀疑拿了德国政府的钱财,是被派回俄国当特务的,而且一旦他的立即媾和的纲领实现的话,他就要永远承担历史的罪责,阻碍俄国取得胜利的和平。不言而喻,不仅仅是那些温和的革命者,就是大多数与列宁志同道合的人也会感到愕然。他怎么宣布迫不得已时他要走这条最最危险、最最受人诋毁之路?他们惊诧地指出,早就通过瑞士社会民主党人进行了谈判,用交换战俘的合法和中立的手段把俄国革命者遣返回国。但列宁认识到,这条路会变得漫长,俄国政府会人为地和蓄意地拖延下去,旷日持久,遥遥无期;而他知道,现在每一天和每一小时都是决定性的。他看到的只有目的,而其他人很少有胆量、很少有魄力去决定做出一项按现存的规则和观点来看是背叛性的举动。但列宁内心打定了主意,并表明他个人承担他与德国政府商谈的责任。

 

正因为列宁知道他采取的步骤引人注目、富有挑战性,他做得堂堂正正、光明磊落。瑞士工会书记弗里茨·普拉顿受他的委托前去会见德国使节,向他提出了列宁的条件;在此之前这位使节已经在与俄国流亡者进行商谈了。这个矮小的并不闻名的流亡者绝不是在向德国政府提出一项请求,而是向它提出条件,只有这些条件下,这个旅行者才准备接受德国政府提供的便利:承认这节车厢具有治外法权;进出车厢均不得检验护照或身份证明;他们自己交纳正常的费用。46日中午,弗里茨·普拉顿收到值得纪念的决定:“诸事已按所希望的那样安排妥当。”

 

191749日下午二时半,一小群衣着寒酸的人手提箱子从扎林格尔霍夫旅馆动身前往苏黎世火车站。他们一共二十三个人,其中有妇女和儿童。在男人中间只有列宁、季诺维耶夫和拉狄克的名字日后为人所知。一切准备停当,他们安静果断地开始了这次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行程。这趟装载着这个世纪最危险、最坚定的革命者的列车,此刻正从瑞士边境呼啸着穿越德国,前往彼得堡,到那儿去炸毁时代的秩序。

 

当列车驶入芬兰火车站时,巨大广场上挤满了数以万计的工人,擎着各式各样武器前来保护他的人群在等候这个流亡归来的人。《国际歌》呼啸而起。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现在走出了车厢,这个前天还住在修鞋匠家中的男人,被上百只手抓住,举到了一辆坦克上面。大楼上、要塞上的探照灯朝他扫了过来,他在坦克上向人民做了他的第一次讲演。大街震颤起来,不久“震撼世界的十天”开始了。炮弹发射出去了,一个帝国、一个世界被摧毁了。

节选自《人类群星闪耀时》

译林出版社2011 7

前沿杂志
互联网前沿61

2022年,从引爆AI作画领域的DALL-E 2、Stable Diffusion等AI模型,到以ChatGPT为代表的接近人类水平的对话机器人,AIGC不断刷爆网络,其强大的内容生成能力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震撼。

2023-05-12

全站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