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哈哈”到“哈哈哈哈哈”:语言的通货膨胀、贬值与社交表演

作者
戴烽    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曹欣    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在社交媒体时代,对于规范的理性表达和形象的情绪表达,人们更倾向于后者。在青年群体中随处可见的语言贬值现象,能部分体现社交媒体时代语言变迁,也可从此窥见青年群体在社交媒体中的“表演”。

社会学家李安宅在其著作《论语言的通货膨胀》中指出:“币制是交换财富的手段,语言是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媒介;如同制币与其背后财富的不匹配而生的通胀,语言和语言背后的思想、情感的不匹配,就是语言的通胀。”1

在今天,我们谈论的“通哈膨胀”,其实就是语言贬值现象。以前我们只要打出“哈哈”两字便能表达我们当下快乐的感受,而现在我们要打出一连串的“哈哈哈哈哈”,似乎才能表达出开心。与“通哈膨胀”相似的语言通货膨胀现象非常普遍,例如:对女性的日常称呼,从“姑娘”“美女”到“女神”“仙女”的演变;形容两人非常相称,有“般配”“绝配”“天仙配”的变化。

“通哈膨胀”现象的特征

(一)集中于年轻群体

笔者对部分用户进行深度访谈,用以补充无法从日常交流直接获取的信息,对以访谈对象“通哈膨胀”为代表的语言贬值现象进行探析。通过对2021年2月1日至2022年2月1日微信聊天记录的搜索,笔者发现单条微信消息中含有5个及以上的“哈”有4257条,均分布于20-30岁年龄段人群和20岁以下的年龄段人群。其中发送“哈哈哈哈哈”频率最高的10人中为5名男性和5名女性。这10人中,平均每4条消息中就有1条包含“哈哈哈哈哈”或者“哈哈哈哈哈”加上其他文字。

通过以上数据的对比可以发现,90后人群在社交媒体上的交流多呈现语言贬值现象,也表现为在日常微信聊天中会更倾向于打出“哈哈哈哈哈”。而40岁以上的人大多保持着传统的表达习惯,语言的通胀、贬值现象很少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出现。

(二)语言重复、夸张2

多字叠用、夸张表达是语言贬值现象最显著的特征。重复本就体现着夸张,比如“干净”和“干干净净”,后者的强度明显大于前者。语言的重叠相似性不仅仅体现在“通哈膨胀”,还有一连串的“啊啊啊啊”“呜呜呜呜”“太太太太”等等。

平常的语言已无法满足年轻人的表达需求,他们用烈度更大、情感浓度更强的词语来表达同样的意思。笔者在访谈前根据受访者背景,给10人设置了情境问题。例如,某知名影星的新作品定档,作为该影星的超级粉丝的1号受访者作何反应;如果已经计划去旅行的3号受访者,被突然通知要加班;“嗑cp”(对自己喜欢的屏幕情侣表示支持)的7号受访者,在“cp”官宣的那一天会说什么……在面对笔者描述的情境之中,受访者多表述惊讶、佩服、开心、无奈等感情,但在他们对该事件发表看法的时候,有8人打出“yyds”(永远的神)、“绝了”或“人麻了”等高出自己情感强度的词语,剩余2人发送了相关表情包。除了情感需求之外,很多时候是人们害怕被忽视,所以尽可能地引起他人的注意。人们认为语言形式越复杂,字符的重复越多,发送的信息越被重视。

(三)娱乐化表达为主

与字字珠玑、高度凝练的文学语言不同,社交媒体的互动强调即时性、交互性、感性化。为了扩大共同的意义空间,优化传播效果,表达方式必须迎合网络交流环境,这也构成了青年群体在社交媒体上的特定“话术”。“通哈膨胀”就是建立在这样长期的娱乐化表达之中的,同样也是社交媒体交流方式的体现。

年轻人们利用夸张的一连串的“哈”先发出“笑声”,试探性地构建与他人交流的和谐语境,或者提前消解严肃、尴尬语境带来的社交压力。在一来一回里,说话人和谈话人有了共同的意义空间,至少在他们打出“哈哈哈哈哈”的时候,表达了一种友好交流的姿态,消解谈话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矛盾和误解。娱乐化的表达方式不仅能创造欢乐的社交氛围,也能很好地缩短年轻人之间的社交距离。

“通哈膨胀”中的社交表演3

从社交角度看,膨胀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是人们进行社交表演的工具。人们打出一连串的“哈哈哈哈哈”,比寻找合适的文本词语和表情包更为方便,与真实的情绪表达相比,人们更倾向于利用膨胀语言这一表演手段。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在其著作《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提出了著名的“拟剧理论”。世界好比一个巨大的舞台,人人都是舞台上的演员,会刻意打扮和包装,会有意或无意地控制自己的言语及行为,从而引导和控制他人形成印象,社交表演的实质就是印象管理。在前台表演中,人们会斟酌自己的语言表达,以维持自己良好的形象。人们膨胀的语言的背后,有如下几种表演状态:

(一)修饰:弱化表达棱角

在社交媒体上的交谈,主要通过文字进行交流。文字通常会更多地呈现为表达的棱角,在没有表情、动作、环境等因素的叠加时,容易引起他人的误解,引发摩擦和冲突。网络人际传播消除了很多在面对面的人际传播中的必要因素,传播双方实际参与感减弱。非语言符号的缺位,使人们不得不用语言的重复、表情包的修饰、标点符号的组合来配合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

“我会觉得我不哈哈哈哈的话,别人get不到我的点,可能会觉得我很严肃,就会不敢跟我说话,甚至会误解我的意思,产生没必要的矛盾和冲突。”(1号受访者)一连串的“哈哈哈哈哈”能调节气氛,缓和交谈中可能出现的冲突,很大程度地修饰谈话正文的棱角,拉近传受双方的距离,让交流环境显得较为轻松愉快。主动打出“哈哈哈哈哈”,也能让一些给人印象严肃高冷的人迅速变得有亲和力。经过“哈哈哈哈哈”的修饰,文字表达中呈现的棱角被弱化,实际上对于发送者来说,发送“哈哈哈哈哈”本身就已经传达了友好交流的态度。

(二)伪装:隐藏真实自我

膨胀的“哈”就像一张社交面具,在面具之下人们隐藏真实的自己,掩饰当下真实的心情。在对话框出现的“哈哈哈哈哈”看似积极正面,实际上背后可能藏着负面和消极的情绪。

4号受访者表示在自己处于尴尬的对话气氛中,就会打出“哈哈哈哈哈”,用以缓解和调节气氛,能“让自己体面一点”。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把自我分为“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两个部分,前者是对自我实际现实的知觉,后者是对期望的自我状态的知觉。当个体处于尴尬和失语的场景中,此时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出现了差距,会触发个人的自我防御手段,展开表演掩饰真实的自我。为了获得群体的接纳和认可,在群体交流时人们也会进行伪装性表演。5号受访者表示为了让自己保持年轻的表达方式,会刻意保持青年群体的交流习惯:“我会觉得我在打它的时候,还是年轻人。如果我哪一天不打了,我就感觉离自己的少女时代越来越远了,保持赤子之心真的很难啊。”在别人都打“哈哈哈哈哈”的时候,自己只打出“哈哈”显得有些不合群,通胀的文字表达此时也成了进入群体交流的通行码。跟随群体的趋同心理,使得本来不习惯这种表达方式的人被同化,以此融入群体,不被群体隔离在外。5 人们通过“哈哈哈哈哈”这类膨胀语言来进行自我伪装,用以防御个体可能遇到的尴尬情境。人们接受群体交流逻辑融入其中,与群体保持一致意味着不被孤立,处于一个安全的环境之中。

(三)敷衍:受制于社交礼仪

在对方讲述的事情或陈述的观点自己并不感兴趣时,人们也会敷衍地打出“哈哈哈哈哈”。甚至在打出这些“哈”的时候,有些发送者是面无表情的,此时传递的字面意思与传者的真实感受毫无关系。“我在打哈哈哈哈哈,有时候我并不是觉得好笑,只单纯从礼貌出发,有时候不想聊了也打一串哈,可以显得我礼貌一点吧。”(6号受访者)接收者如果从积极层面去理解,对话可能还会继续下去;如果感受到了对方的敷衍,那么对话会就此终止。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哈哈哈哈哈”都是在敷衍。人们觉得以严肃或尴尬的方式结束谈话会非常突兀,主动打出“哈哈哈哈哈”,在双方都想终止对话的情况下,这就是一个完美的结束信号。在人们受制于社交礼仪的时候,为了不冒犯或得罪他人,通常也会漫不经意地打出“哈哈哈哈哈”,延续或结束互动。受制于社交礼仪的敷衍其实也是交流策略的体现,人们愿意去“敷衍”,而不是突兀地结束或者戳穿对方,接收者也会从友好和积极的层面去解读发送者的意图。

“通哈膨胀”后的问题

膨胀的语言体现的是在社交表演时口语表达的随意和自由,但其中体现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词语滥用使得词义掉价,我们陷入了自己编就的“文字失语”陷阱,逐渐失去精确的表达。

(一)表达:“文字失语”陷阱

我们习惯了口语化的顶格表达,在社交时极尽夸张表演,虽然拉近了谈话者当时的社交距离,但长此以往会导致语言失去原有的活力,让其原本具有的价值意义持续贬值。“哈哈”本是表达开心之意,如今我们却要用“哈哈哈哈哈”“笑死”“恍恍惚惚”等词来替代表达。我们会发现找到能准确表达自己意思的词越来越难了。

豆瓣的“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如今拥有30万余名成员(截至2022年2月),大家会发帖对一些词语进行探讨,尽量避免当前网络表达的习惯,思考如何用书面化的文字传递意义。7号受访者在几个月前加入了这一联盟,“在这个豆瓣小组里面,可以看到很多人,像我一样因为习惯了网络上‘罐头笑声’一样的表达,不会原来那种写意化的表达了”。成员们这样介绍自己:“长期以来,作为倾听者和旁观者的我们,逐渐忘记了如何组织文字的逻辑、怎么清楚地运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绪和观点。”

习惯了膨胀的娱乐的口语化表达,在需要细致表达的时候,言不由衷,词不达意,跌入“文字失语”陷阱,难以准确表达自身感受,我们最终将会失去细腻的语言。

(二)思考:惯性与懒惰

长时间带着这样的社交面具,最终会导致思考的懒惰,我们的情绪劳动越来越少,情绪阈值不断提高。麦克卢汉说:“我们塑造了工具,然后工具塑造了我们。”语言和社交媒体本来是我们制造出来方便交流的工具,现在却反作用于我们自己。“现在称呼陌生女性为美女、女神,以后呢?继续抬高自己的用词程度吗?我们现在好像丧失了仔细思考的能力,上司严格了,就说是PUA;同学努力了,就说人家内卷。”(8号受访者)

我们用这些耳熟能详的词语去一股脑地解释和定义我们遇到的不同事情。在表达形式膨胀的同时,词义也在经历着膨胀,被错用于各种不同的情境之下。比如,正常积极的努力就不应该直接和恶性无效的“内卷”画上等号。

思考有惯性和懒惰,我们的表达也并不清晰,接收者自然无法得到准确的信息和情绪。在对膨胀的语言和情绪接收疲劳之后,人们或许会对社交媒体疲倦和厌烦,产生社交焦虑。6

(三)情绪:粗糙和浅薄

当我们打出“哈哈哈哈哈”的时候,或者当我们在网上对一位陌生女性喊出“仙女”的时候,我们当下的确像是在流行话语中获得了某种表达的自由和解放,但是我们无法直视这些词语原本的表达,在真实环境下的社交表演舞台上,这样的话显得有些粗糙。传播者进行编码的漫不经心,受传者的解码过程也同样粗糙。“在网上跟着别人喊‘宝’‘姐妹’‘亲’这些,别人也是一样把这个当做一个称呼罢了,有时候在现实生活中真的会脱口而出,但是线下交流这么说话真的好奇怪,好像会冒犯别人的亲密社交距离吧。”(9号受访者)

这些膨胀的丧失精确性的称呼,模糊了我们人际距离的概念,那些“哈哈哈哈”缺乏深入描述的情绪表达,使人们对情绪缺乏深度理解,膨胀的语言使情绪的表达和接收都粗糙起来。

反 思

虽然以“通哈膨胀”为代表的语言贬值现象存在种种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目前就是青年群体在社交媒体上表达的主流方式,并且文学著作、杂志、报纸等有着自己的行文规范和表达逻辑,不会被过多地干扰。所以,我们并不是反对青年群体利用这些进行社交表演,而是反对语言贬值造成的社交浅薄化,警惕其有可能摧毁的思想。

(一)戒除通胀依赖

虽然膨胀的语言作为一种暗号,是青年群体的一种个性表达,但是我们需要的不只是“哈哈哈哈哈”,还需要精准的表达,我们在使用膨胀语言的同时,也要试图通过精确的语言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以使信息的传播和情绪的接受更清晰。所以,我们要戒掉对膨胀语言、网络用语的依赖,锻炼自己重新进行完整的文字表达的能力。

(二)克服思维惰性

《娱乐至死》的结尾中引用赫胥黎的话,写道:“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7 对事物的描述和评价只用顶格词语,过分地与流行表达习惯保持一致,用高情感阈值的表达来维持交流,最终会被过度同化而丧失自我独特的个性色彩。我们还应克服思维惰性,重新思考和感受不同语境和不同情感状态的细微差别,并且把它表达出来。

(三)细腻情感表达

每个人作为舞台中心的演员在社交媒体这个巨大的平台上进行表演,心理承受着超强的关注度和曝光度,渴望获得他人的关注和喜爱,努力营造自己的“人设”,期待着他人的回应。粗糙的情绪和过分用力的表达反而会适得其反,造成误解。我们还可努力体会人际交流之间的细腻情感,试图在社交媒体中把微妙、生动、深入的情绪表达出来,使自己的人设更加丰满真实,使双方互动更加持久而有内涵。

“通哈膨胀”现象所代表的语言贬值现象,作为青年群体的社交表演的方式之一,在未来可能会辐射到更多的群体,也可能会出现新的表现形式。同样在另一方面,青年群体也在寻求着社交媒体亚文化的突围,创新“印象管理”的方式,积极寻找浪漫语言的所在。

(本文为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拟剧理论视角下语言贬值现象研究”研究成果,原文刊登于《青年记者》杂志,本刊经作者授权转载。)

参考文献
1.岳永逸.语言的“通胀”与意义——纪念李安宅[J].读书,2020(05):76-84.
2.黄启哲.动辄多字叠用,是“语义磨损”还是“语言通货膨胀”?[N].文汇报,2021-08-16(001).
3.彭兰.新媒体用户研究:节点化、媒介化、赛博格化的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280-282.
4.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9.
5.仇家宝,朱志勇.浅析移动互联时代虚拟社群的群聚心理及群体效应[J].新闻爱好者,2020(04):72-74.
6.洪杰文,段梦蓉.朋友圈泛化下的社交媒体倦怠和网络社交自我[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2(02):76-81+85.
7.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194.